close

上星期日,香港發生一件不愉快事件,地點是發生在尖沙咀的一段廣東道,今天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廣明對廣東道的認識。

 

首先,必須和大家分享一下,整條廣東道的長度,若果沒有認真留意,相信這條道路有機會算是全九龍最長的頭三位,這條道路所包括的地區就正正我們常常說的『油尖旺』,亦即是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廣東道一號就是在天星碼頭開始,而最尾的一段就是在旺角。以下是從網絡節錄下來的有關資料。

 

廣東道(英語:Canto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一條主要道路,橫跨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3個區域,南面連接梳士巴利道,北面則與荔枝角道連接,路線大致與彌敦道平行,今日部份路段並不連接,被斷開成五段:第一段連接梳士巴利道天星碼頭巴士總站,經海防道,九龍公園徑,柯士甸道,至佐敦道渡船街交界;第二段由第一段之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分岔,連接至寶靈街;第三段連接佐敦道41至43號,九龍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正門對出,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西貢街遊樂場,北海街,甘肅街,至眾坊街;第四段連接東莞街43至45號,東莞同鄉會方樹泉小學和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中間,至油麻地果欄貨車停泊處;第五段連接窩打老道休憩花園,經碧街,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山東街,奶路臣街,亞皆老街,快富街,旺角道,弼街,雅蘭街,太子道西,至荔枝角道。廣東道擁有九龍區以門牌號碼來計,編號最大的門牌號碼,地址是旺角廣東道1239號。

 

其實廣東道是每一段都他的特色,第一段從太子道到旺角道一帶,就是很多專賣建材的店鋪,這些大廈主要是當年的工廠大廈組成,隨著工業轉移,很多工廠大廈都變成了工貿大廈。而一間較舊的戲院就是在廣東道和旺角道交界處,名為『豪華戲院』,建於1991年,有960座位,在理今來說,算是一間大型戲院。

 

過了旴角道,算是第二段廣東道的開始,從旺角道到亞皆老街的一段,是路邊攤檔的街市,以賣花和生果佔多數,這段路,我和內子差不多每星期都會到一次到兩次,主要就是買生果,這邊所賣的生果可以稱得上是全九龍最平,更最多選擇,但大家要記著,這裡買生果很多都不能用手揀的,這也算是特色,曾經和一些大陸親友到這裡買生果,差點出事。

 

再過了亞皆老街到山東街,這裡有一座市政街市『旺角街市』,據所知,因為這條廣東道的兩旁都擺滿了一些有牌的小敗攤檔,而差不多所有的店鋪都是售買著街市有得賣的東西,因此,很多人都不會走入這個市政市場來光顧。消息更傳來,這個市政街市將會拆卸。而廣東道近奶路臣街,更加是海鮮市場,每個星期六或者星期日,都有很多人開車到來買海鮮,當然,平常也是很旺的。而兩旁的小敗攤檔更伸延到山東街。

 

從山東街開始,兩旁就沒有了攤檔,而兩旁的店舖大部份都是經營五金,電機器材等的舖頭。當然不止是廣東道,包括上海街和新填地街也是這些店鋪。而過了山東街之後,於從登打士街一些售賣二手電機器材,工具等的小敗攤檔又會在廣東道的兩旁,但因為並不太流行,因此只餘下不太多的攤檔。而咸美麵道到窩打老道的一段,都是一些賣生果的店舖,主要是接近果欄。

 

不講大家可能沒有留意,從窩打老道到眾坊街是沒有廣東道的,主要因為果欄的關係,而從眾坊街到佐敦道的兩產商店鋪差不多清一色是做玉器生意,而『甘肅街玉器市場』的一邊入口便在廣東道。而從佐道開始,這條廣東道就連接著渡船街,而過了佐敦道就是已拆卸的『廣東道政府合署』,據所知是幾年前才拆卸,而廣東道最大的改變正就是從這段開始。

 

以前,政府合署和過一點的消防局的後面正正就是—些沿海的倉庫,而較為出名的就是九龍倉,而在香港難民潮的初期,很多難民都會暫放在這個地方,名為『黑倉』,據我所知,並不是什麼的黑暗意思,主要當時這一帶的倉庫都是黑色的,所以稱之為黑倉,而更有一個說法就是海關到走私貨物之後,就會存放在這裡,那些走私貨就叫黑貨,所以,存放這些貨物的倉庫就稱之為『黑倉』。而現時的海洋中心和海港城都是屬於九龍倉所有。而這段路有一定歷史悠久的中學,名為麗澤中學,相信一定超過四十年。而舊的廣東這警察宿舍也成為豪宅了。

 

尖沙咀這一段路,以前星期日上午算是『鬼城』一樣,就連廣東人喜歡飲茶的酒樓也不太多,就算有都會在酒店內,他們都不像一般茶樓,早上很早就開市,最早也在十點過後才開業,因此,以往星期日的尖沙咀廣東道是很靜的。記得三十多年前,作為一個兼職的士司機,星期日替更,早上一出了廣東道一帶,你很難找到客人搭你的的士,根本整個尖沙咀亦然。

 

今天是星期天,我特別的走到尖沙咀廣東道一帶走走,差不多全段廣東道都是大陸人,各種方言也有,而很多名牌店更有排隊購物的現象,和以前的靜是差很遠。

 

有些時候很矛盾,若果真的不是這班大陸人來這裡購物,我相信『鬼城』的現象都會在早上出現,但其他的區就沒有這個情況,因為廣東道是沒有太多的住宅,主要是商業大廈和酒店等,所以,影響不到當區的居民,而這個地區都不是一般的基層市民所到的地方。但在其他的地區又不同,又要招待遊客,又要招別個地區的人士,又要招待本區的居民等,大家都想到壓力是一定有。

 

廣明重申,我是不贊成滋擾遊客的做法,但若果政府仍然不去面對這個壓力問題,很容易就會爆炸,到時候才想辦法,我相信會很遲。不是不包容,但包容也應該有一條底線,希望政府能夠想出一些雙贏的政策來解決。不要再惡言惡相的指責香港的市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ddysir廣明 的頭像
    eddysir廣明

    eddysir的部落格

    eddysir廣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