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教育局出了一份文件,內容其中一項是說到『廣東話』並非香港的法定語文,因此,未來的教育指引有關中文的用語將會是『普通話』,而所用的漢語並根據國家所編定的語文指引作準,以上是從報章和網傳的一些理解。因為這樣的文件一出,引來很多的回響,大部份的目標都是指向教育局有關廣東話只是一種方言,而非法定的語文,因此,有可能被普通話取締。
其實,香港在回歸後,所有的中文語文教學都根據了國家的語文指引,大家看不到官員出來講話,和一些政府官方文件都用大家認為是『大陸』語文。而這個現像,我所知道是回歸後才出現。多年前,曾經到過公開大學上一些有關應用文運用課程,這個謎就打開了。
同一班同學之中,很多都是在政府部門和大公司工作而需要書寫文件的人士,主要就是,政府部門和一些大公司很多文件都會用中文來發表和傳閱,因此,並不是每個政府部門或者公司會因應每份文件都找來專人撰寫和翻譯。當時,我們用的書籍差不多全部都是來自大陸出版社,而最明顯就是那本由北京出版的『現代漢語辭典』,而其他的一些有關應用文的書本都是來自『商務』或者是『中華』等的大陸出版社。其中很多的範例都是森自大陸的商務來往而寫成。
所以,未來發展用『大陸』語文來發表是大勢所趨,從而引身到用普通話教中文的方針。因為據我所學到的語文課本都是來自大陸,這樣的話,順理成章就是用普通話來教才會準確一點。無論大家接受與否,在未來的日子,用普通話教中文的程度將會越來越普遍。個人對這樣做法是持正面態度,和支持這個做法,不要再說什麼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爭議,因為去到這個爭議是一個較深的題目,一般人是意識不到。
其實大家真的還未接受到由中國大陸政府來管治,但回歸也是一個鐵一般的事實,也沒有推翻的可能,因此,大家將會聽到更多講普通話的人在很多媒體上出現,而事實上,國家是有一套標準來處理方言和普通話。例如,在大陸上課就一定要用普通話,和很多官方會議都規定要用普通話等。這些事情,我相信大家有時間看看大陸的電視就知道。而最明顯就是在大陸當兵,當你入伍時,一定要操流利的普通話,不能有方言的口音,而所有交談都一定要用普通話,包括互相交談
上述所提到的規定,在中國大陸實行了很長的時間,他們認為,香港回歸中國,跟隨這個做法是理所當然,但他們可能忽略左,香港大部份人都是廣東人,而廣東話也成為了普及的『方言』,所以,我們從沒有考慮什麼是法定語文不包括廣東話在內,而教育局這些文件的發表,主要是跟隨著大陸政府的論調,這個也是大陸方面的指引,也比大陸本身的指引更嚴格,因此,廣東話被消滅的說法就應運而生。
若果用法西斯來形容這個做法我覺得也未為過,因為,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才會用這種方式去統一語言,他們很想將所有的方言消失於無影無縱,但事實是不可行。據我所知,大陸的方言有很多種,而一些為數不少的地方,也會普通話和當地方言並用,也能根據國家所規定的指引去做,從來也沒有聽過不能用當地方言,就以上海(蘇浙),四川和廣東為例,這三個地方的方言人數佔全國差不多一半,這樣的話,大陸政府根本無這個能力去將這些方言消滅,當然,很多下一代的上海人,四川人和廣東人都有可能不懂其本身的方言,但並不是要政府來消滅方言。
有很多時候,對現時香港政府的執政方針真的很失望,很多時看到一些文件,一些處理手法,根本就是和管理的手法有所違背,很多事情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推行和公開。引致被人看來是施政失誤,而一些官員就死撐到底。受不了民意的沖擊,到頭來,又左改右改,又或者用一些方法來收回等。
雖然廣明在政府工作了三十多,並不是重要職位,但也學懂什麼是規矩,什麼是程序,簡單而言,現時這個政府在很事情上都沒有了規矩和程序,很多事情都硬著陸,從而導致一事無成。作為一個退休公務員和普通的納稅人,教我如何不心痛呢?